找到相关内容449篇,用时4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马祖道一的禅法宗旨与求证方法

    :马祖近日佛法有别。  [评:此是引人上当语,若无主的沙弥,或脚跟不稳的禅僧,自会上他机境,搞得个浑身落草。]  师云:作么生别?  [评:不离本位探世情。]  僧云:近日又道非心非佛。  师云: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0741868.html
  • 禅宗哲学的本心论

    。’”〕。师彦在石上坐禅时,自唤“主人公”,提醒自己不要昏昏沉沉,上当受骗。师彦所呼唤的“主人公”,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个自己,即“本来面目”〔《五灯》卷16《如哲》:“有以瑞岩唤主人公话问者,师答以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3641907.html
  • 徐文明著:王安石与佛禅(六)

    为人操纵的傀儡,善良而无知的人一次次为之喝彩,却不知自己是在上当受骗。真正能看到幕后真相者又能有几人呢?而在佛教看来,芸芸众生皆无自性,为业流所推移,又何尝不是傀儡?作为看客者只顾笑他,却不知自己也是...即使如此,沩山也不一定不知仰山话中有话,轻易就上当了,他是艺高人胆大,身如金刚,百毒不侵,虽然仰山所献之果可能暗藏杀机,他却食之不疑,甘之若素。沩山分一半与仰山,道是你也不得无分,也是暗藏禅机,师徒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741919.html
  • 人生哲学与佛学

    然人家之鼠终多于猫。虎与羊亦如是也。鲸鱼与亦如是也。设果劣败而优胜者,世界上当只有虎豹豺狼而已矣。然而不然。然后知残暴贪婪之物,损他以自利者,本身即非优良之物,而终当自绝其种类。鉴之前史,强暴之徒,...

    王恩洋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5041922.html
  • 佛教的财富观(二)

    得多一点,再多一点;更希望财富来得快一点,再快一点。而在这样一夜致富的渴望中,人们很容易丧失正确的判断能力,或是受骗上当,或是投资失策,最后落得倾家荡产的悲惨结局。   2、合理分配财富  如果我们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0341937.html
  • 六妙门修法

    能否上当,不被境夺,能否不立见,察其机之利钝,即可见其平日之证入,与照顾本来之力量矣。   (3)宗下公案不许不答者,一在逼之进步;二恐其落断灭也。学人自己,总以脚踏实地而心又空若太虚,方能应...

    宋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2242414.html
  • 禅、祖师禅与安祥禅

    hellip;…,天龙不开口,只竖了一根指头,这就是天龙一指禅,俱胝和尚当下领悟。大家不要以为一指是向上,上面是空,要是那样就不是禅了。以想心取之是颠倒见,因为捉摸使人上当,禅是专坑聪明人的。什么...

    耕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0242884.html
  • 佛法概要(常随佛学十大弟子)

    上当,来回奔跑著,哈哈大笑。这件事传到佛的耳中,就狠狠地批评说:你出家做沙门,不重威仪,戏弄妄言。结果谁也不爱护你,珍摄你,到了命终的时候,还要堕在三恶道中。佛的恳切、严厉教诫,使罗侯罗善根萌发,改正...

    明旸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32942921.html
  •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

    佛法所说的这个“唯心”,正指出它唯是主观的妄想分别,教人不要上当,要彻底加以破除。这就是佛法的唯心和西方哲学的唯心(夸大的观念论)绝对不同的地方。此外,佛法就存在与思维关系的密切来说,而有五蕴、十二处、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0243102.html
  •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(下集)D

    苦口婆心,把五蕴的道理做了仔细的分析,把各种境界和现象的范围作了详细的分类,就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这些现象都是心外之物,别受骗上当,正所谓“频呼小玉原无事,只要檀郎认得声”   关于净色   五蕴的理论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443591.html